N
新闻动态
EWS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国内部

电话:0631-5921002
传真:0631-5921431
邮箱:15806316799#139.com(@替换#)

国外部

电话:0631-5921397
传真:0631-5925036
SKYPE:baishengyuan1956
QQ:1597589852
邮箱:bsy#baishengyuan.cc(@替换#)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贸易合作与摩擦
中美贸易摩擦暂缓:原因、影响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0-04-21 00:00 访问量:790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11日,中美第十三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初步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可能于11月16日在智利APEC峰会期间正式签署。中美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而非结束,即使签订部分协议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事实上,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总体态势是打打停停、形势总体升级、领域逐步扩大,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至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政治战、舆论战等全方位博弈。据白宫官网,“第一阶段”协议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1)关税方面,特朗普暂停原定于10月15日对中国2500亿美元产品提高关税,维持25%关税;12月15日对3000亿美元中的部分商品(约1600亿美元,其余已在9月1日生效)加征15%的关税仍需谈判。2)农业方面,中方将购买价值约400-500亿美元的农产品(000061,股吧),特别是加大对猪肉和大豆的采购。3)金融服务业和货币方面,中国扩大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服务机构对外开放,并在外汇市场透明度和市场自由度方面达成协定。4)知识产权方面,中国加强对来自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5)争端解决机制取得进展但并未对外公布具体内容。此外,特朗普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支持中资企业在美投资。但是,该协议并未解决华为等多家被制裁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问题,25%和15%的关税并未全部取消,“汇率操纵国”仍需10月中下旬美国财政部正式评估和确定,仅涉及技术转让的部分内容,技术转让仍需后期谈判,因此,中美经贸磋商之路仍很漫长。“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初步达成是中美互相妥协的结果,当前形势下中美均有意愿达成。美国方面,特朗普受到经济下行、弹劾压力、传统选区支持率下滑和美欧贸易摩擦升级四大因素的制约,亟待缓和中美贸易摩擦以改善美国经济及其政绩。1)美国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出口持续低迷、投资走弱,9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为47.8%,创2009年6月以来新低。2)特朗普面临民主党的弹劾压力。最新民调显示52%的美国民众支持众议院对特朗普发起弹劾,较9月末提高3个百分点。3)农场主和高科技企业均遭受损失,特朗普在包括铁锈州在内的传统票仓支持率下降,目前支持率低于拜登、沃伦和桑德斯三人。农业、能源部门因出口大幅下降而反对特朗普加征关税;科技、金融部门受益于全球化,希望中国扩大金融开放,但反对通过关税解决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市场动荡。4)美欧贸易摩擦升级,WTO裁定美国对欧盟补贴空客胜诉,美方对欧盟大型民用飞机、农产品分别加征10%和25%的关税,引发欧盟对美补贴波音行为的报复。中国方面,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的影响显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中国主要经济数据回落,三驾马车疲软: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延续低迷;消费低迷;出口大幅下滑;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已有11省市财政收入负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负增长。同时,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是中国本来应做的功课。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11日,中美第十三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初步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可能于11月16日在智利APEC峰会期间正式签署。中美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而非结束,即使签订部分协议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事实上,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总体态势是打打停停、形势总体升级、领域逐步扩大,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至科技战、金融战、地缘政治战、舆论战等全方位博弈。据白宫官网,“第一阶段”协议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1)关税方面,特朗普暂停原定于10月15日对中国2500亿美元产品提高关税,维持25%关税;12月15日对3000亿美元中的部分商品(约1600亿美元,其余已在9月1日生效)加征15%的关税仍需谈判。2)农业方面,中方将购买价值约400-500亿美元的农产品(000061,股吧),特别是加大对猪肉和大豆的采购。3)金融服务业和货币方面,中国扩大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服务机构对外开放,并在外汇市场透明度和市场自由度方面达成协定。4)知识产权方面,中国加强对来自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5)争端解决机制取得进展但并未对外公布具体内容。此外,特朗普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支持中资企业在美投资。但是,该协议并未解决华为等多家被制裁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问题,25%和15%的关税并未全部取消,“汇率操纵国”仍需10月中下旬美国财政部正式评估和确定,仅涉及技术转让的部分内容,技术转让仍需后期谈判,因此,中美经贸磋商之路仍很漫长。“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初步达成是中美互相妥协的结果,当前形势下中美均有意愿达成。美国方面,特朗普受到经济下行、弹劾压力、传统选区支持率下滑和美欧贸易摩擦升级四大因素的制约,亟待缓和中美贸易摩擦以改善美国经济及其政绩。1)美国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出口持续低迷、投资走弱,9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为47.8%,创2009年6月以来新低。2)特朗普面临民主党的弹劾压力。最新民调显示52%的美国民众支持众议院对特朗普发起弹劾,较9月末提高3个百分点。3)农场主和高科技企业均遭受损失,特朗普在包括铁锈州在内的传统票仓支持率下降,目前支持率低于拜登、沃伦和桑德斯三人。农业、能源部门因出口大幅下降而反对特朗普加征关税;科技、金融部门受益于全球化,希望中国扩大金融开放,但反对通过关税解决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市场动荡。4)美欧贸易摩擦升级,WTO裁定美国对欧盟补贴空客胜诉,美方对欧盟大型民用飞机、农产品分别加征10%和25%的关税,引发欧盟对美补贴波音行为的报复。中国方面,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的影响显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中国主要经济数据回落,三驾马车疲软: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延续低迷;消费低迷;出口大幅下滑;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已有11省市财政收入负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负增长。同时,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是中国本来应做的功课。

正文

一、2018年以来,美对华从贸易摩擦向投资限制、技术封锁、人才交流受阻等全面升级,中方同步反制并加快改革开放进程(一)中美贸易摩擦演变2017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中国开展301调查。2018年3月,USTR发布了调查结果《301报告》,指控中国存在强迫技术转让、窃取美国知识产权等问题,特朗普据此对华加征关税。自2018年6月11日起,美国收紧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专业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发放。这一趋势逐渐蔓延并影响到了其他学科正常的学术交流,中国赴美交流学者多次被无理阻挠。2018年6月15日,美国单方面撕毁双方在5月份达成的共识,拟对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分两批实施。6月15日,中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2018年6月18日,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确定拟加征关税的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清单,称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并拒绝改变贸易“不公平”做法,将额外征收10%的关税。6月27日,特朗普表示将限制中国投资美国关键科技产业。2018年7月6日,美国对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进口关税的措施落地。中国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2018年8月1日,特朗普威胁将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10%上调至25%。8月3日,中方回应将对美600亿美元商品分别加征5%、10%、20%和25%的关税。2018年8月8日,美国宣布将于8月23日对华进口500亿美元商品中剩余的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宣布8月23日对美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2018年9月18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于9月24日起,对约2000亿美元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将关税税率提高至25%。美国还称如果中国针对美国农民或其他行业采取报复措施,将对约267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商务部当日回应称将同步反制。2018年10月1日,美加墨协定谈判成功,设置毒丸条款,规定美加墨三国都不得“擅自”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协定。这意味着在没有美国许可的情况下,中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分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将变得极为渺茫;更为严峻的是,美国若将该条款纳入同欧盟和日本的贸易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也将受到重大影响。2018年11月1日,美国财政部外国投资委员会依据6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正式加强对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半导体等核心技术行业的外资投资审查,同时该法案还规定美国商务部部长每两年向国会提交有关“中国企业实体对美直接投资”以及“国企对美交通行业投资”的报告。2018年11月20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公布拟制定的针对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体系并对公众征询意见,拟对生物技术、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等14类核心前沿技术实施出口管制。2018年12月1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达成暂时休战的框架性协议并开启90天的结构性谈判。2019年1月30-31日,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进展,双方同意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美贸易平衡化发展,中方将有力度地扩大自美农产品、能源、工业制成品和服务产品进口,但双方在协议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等结构性问题方面仍未达成一致。与此同时,美方持续采用特殊歧视手段打击华为。2019年1月29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对华为提出23项刑事诉讼,并将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打压华为的行动持续升级。2019年2月5日,特朗普在国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演讲,以“选择伟大”为主题,重申公平贸易原则、捍卫美国就业机会、奉行以美国利益为重的外交政策,以中国为经济和价值观的对手。“如果另一个国家对美国产品征收不公平的关税,我们可以对他们销售给我们的同一产品征收完全相同的关税。”同日,USTR发布2018年度《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情况报告》,提出中国依然存在强制技术转让、产业政策、非法出口限制、电子支付市场未对外资开放等问题,认为“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和多边贸易体系发起了独特而严峻的挑战,主要是因为未能接受开放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中国商务部随即表示反对。2019年2月7日,美国白宫发布未来工业发展计划,提出将专注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信息和5G技术四项关键技术来推动美国经济繁荣和保护国家安全。2019年2月14-15日,第六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双方讨论了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贸易平衡、实施机制等议题,达成原则共识。2019年2月21-24日,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增加了汇率和金融服务谈判的内容,取得实质性进展。2019年3月1日,USTR宣布对2018年9月起加征关税的自华进口商品,不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继续保持在10%。中方表示欢迎。2019年3月28日-29日、4月3日-5日和4月30日-5月1日,第八、第九和第十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继续讨论协议有关文本,持续取得进展。2019年5月6日,特朗普突然表示,将从5月10日起对中国原征收10%关税的2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至25%,且短期内将对另外325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5月13日,中国宣布6月1日起对美原加征5%和10%关税的600亿美元商品提高税率至10%、20%和25%。2019年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把华为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2019年6月29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大阪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谈判期间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两国经贸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特朗普宣布美国公司可继续向华为公司供应不涉及国家安全的零部件。2019年7月30-31日,中美经贸团队在上海进行第十二轮经贸磋商。2019年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从9月1日起对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2019年8月6日,美方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并宣布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接洽,消除中国的行动带来的不公平竞争优势。此前,2019年8月5日,人民币离岸和在岸汇率双双“破7”。2019年8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重申“2018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下降,人民币汇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基本相符”,否认了中国为货币操纵国。2019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对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分两批实施,实施日期分别为9月1日和12月15日。2019年8月23日,中国宣布对价值75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5%、10%的关税。2019年8月28日,USTR宣布对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原定的10%提高至15%,并分两批实施,实施日期分别为9月1日和12月15日;同时对2500亿美元关税税率从25%提高到30%征求公众意见,并于2019年10月1日生效。2019年9月11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包括两个清单16项商品,自9月17日起实施。2019年9月12日,特朗普宣布将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上调关税的时间从10月1日推迟到10月15日。2019年9月28日,据彭博报道,美国考虑限制投资组合流向中国。2019年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将28家中国实体加入“实体管制清单”,包括20家政府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等)与8家企业(海康威视(002415,股吧)、大华股份(002236,股吧)和科大讯飞(002230,股吧)等),禁止这些实体购买美国产品。2019年10月10-11日,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初步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二)除针对中国外,美国发动了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全球性贸易摩擦,四面开战、合纵连横,遭遇了广泛的反弹2018年3月,美国宣布将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涉及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反击,欧盟宣布将对价值约35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特朗普威胁称将对进口自欧盟的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0%的关税。2018年7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访美,美国和欧盟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同意通过谈判降低贸易壁垒、缓解贸易摩擦,并同意暂停加征新关税,美欧贸易摩擦缓和。但2019年4月,特朗普指责欧盟非法补贴空客公司,因此要对价值110亿美元的进口欧洲产品加征关税。2019年7月1日,USTR发布了价值40亿美元的拟征收关税的欧盟商品清单,美欧贸易摩擦再起。2019年10月2日,WTO裁决欧盟及其部分成员国违规补贴空客公司,美国有权对每年约75亿美元的欧盟输美商品和服务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目前美方决定对欧盟大型民用飞机加征10%的关税,对欧盟农产品和其他产品加征25%的关税。美方有权随时进一步上调加征关税或调整受加征关税影响产品的范围。欧盟表示将对美国违规补贴波音公司的行为发起报复。

特朗普多次指责美日贸易不公平,并对日本农业和汽车行业“开炮”。2018年7月,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称必须同日本协商贸易协定。9月,美日两国启动货物贸易协定谈判,美国农业部部长要求日本开放农业市场。10月,特朗普称如果日本不开放市场,将对日本汽车征收20%的关税。美国政府甚至以美国对日本的安全保护为施压筹码,抨击《美日安保条约》不公平。

特朗普多次指责美日贸易不公平,并对日本农业和汽车行业“开炮”。2018年7月,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称必须同日本协商贸易协定。9月,美日两国启动货物贸易协定谈判,美国农业部部长要求日本开放农业市场。10月,特朗普称如果日本不开放市场,将对日本汽车征收20%的关税。美国政府甚至以美国对日本的安全保护为施压筹码,抨击《美日安保条约》不公平。

二、近年来美国政界对中国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变,美国两党对华政策形成共识,政府内阁成员已基本换成对华鹰派1.特朗普政府内阁成员已基本换成对华鹰派。自2017年1月就任总统至2019年1月,特朗普频繁更换内阁、白宫高层人员已达42人,就任第一年白宫官员变动率达34%,远高于奥巴马、小布什、克林顿同期的9%、6%和11%。当前,与外贸及经济直接相关的主要高层已基本转为鹰派,与其他内政、外交相关的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等则多次指责中国的南海、“一带一路”倡议等问题,对华批评从贸易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是极端鹰派。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主张在贸易上保持对中国的强硬姿态,认为中国是对全球贸易体系最大的破坏者。贸易和制造业办公室主任纳瓦罗认为中国利用贸易补贴和汇率操纵,将产品倾销到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对华态度由鸽转鹰,认为“301调查”的核心是科技问题,不能让中国扼杀美国的未来。商务部部长罗斯认为美国首要任务是缩减贸易逆差,对实行不公平贸易政策的国家予以反击。仅财政部部长姆努钦对华态度相对温和。2.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中美关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合作共赢(1979-2000年)、竞争合作(2000-2008年)、战略遏制(2008年至今),两党对华态度同时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对华友好的共识到分歧,再到形成遏制中国的共识。共和党更为务实,重实际利益轻意识形态,民主党重意识形态,强调中国的人权问题,共和党对华负面评价占比高于民主党。3.2018年9月16日,美国前副国务卿、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的演讲较具代表性。“美国对中国的担忧不只局限于特朗普政府。假设中美关系在中期选举,或者是2020年总统大选之后回到过去是不太现实的。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担忧:“第一,国企的作用。在外界看来,中国好像转向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我们担心中国私营企业没办法公平竞争。“第二,我在过去10年观察到的美国和其他国家以前非常支持和中国的友好关系,现在变得越来越沮丧。因为他们面临强制的技术转让,可能会有监管方面对竞争的限制,以及对知识产权的窃取等。以前的商界是非常支持发展友好中美关系的,现在他们已经不再扮演这个角色了。“第三,‘中国制造2025’。对某些人来说,这看起来好像是要在未来统治科技行业。和外国人沟通的时候,有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是基于保护主义、补贴以及对海外科技企业的收购。“第四,中国的外交政策,从以前邓小平时代的自我克制转向现在这种非常自信的大国外交。中国加入WTO时的那些衣服现在已经不太合身了。中国在市场准入方面做出了很多承诺,可能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做出了更多的承诺。但是,现在中国的平均关税还是9%左右,是其他国家的3倍。像我这样的人就很难向特朗普总统去解释为什么中国对美国的汽车进口关税是25%,而美国对中国汽车的进口关税是2.5%。“我们看整体的投资和贸易情况,双方的条件确实不是对等的。所以,在美国造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看法。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在过去70年对中国和其他国家让步太多了。我想对于这种不公平待遇的认识会增加对中美关系的压力。”4.2018年11月7日,美国前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在新加坡举办的彭博创新经济论坛发言中指出:“美国两党虽然在其他所有问题上看法都不一致,但对中国的负面看法高度一致。对华贸易损害了部分美国工人的利益,他们已经通过选票表达了不满。一个正在形成的共识是,中国不但对美国是个战略挑战,同时中国的崛起已经损害美国利益。美国人越来越相信中国是一个同一级别的竞争者,在推行有敌意的政策,并对美国构成战略挑战。”“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怀疑甚至反对过去的美国对华政策。美国企业不希望发生贸易摩擦,但它们确实希望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态度。窒息竞争的政策,以及近二十年来缓慢的市场开放步伐使美国商界感到沮丧。它让我们的政治人士和专家的态度加速转向负面。”5.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需要重新定义”。6.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威廉·蔡瑞德认为美国商界对中美经贸关系已经由支持态度转向怀疑态度,由于中国加入WTO后开放持续放缓,导致了大量不公平贸易的存在。三、特朗普竞选总统逆袭、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盛行,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具有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1.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量化宽松(QE)和零利率导致资产价格大涨,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空前拉大,制造业大幅衰落,底层沉默的大多数被剥夺感加深。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指出,各国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差异决定了国际分工,分工提升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效应和生产率。因此,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但是,国际贸易具有极强的收入分配效应,贸易所得对出口部门有利,但将使得进口部门受损。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整体受益,支撑了高消费模式,美国的科技和金融具有比较优势并因此受益,但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中低端)受损。我们认为,一定要把美国政客和企业家分开,政客欺骗的是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受损的底层民众,大部分知识精英、企业家和民众是清醒、友好和理性的。在美国存在一大批支持全球化和改善中美关系的建设性重要力量。受益于全球化的美国金融和科技企业反对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希望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改进。美国铁锈州的传统失业工人是支持特朗普对华强硬的主要政治基础,部分政客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主要迎合了这部分选民。2.美国货物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促使美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全面反思过去长期支持并主导的全球化对美国的负面影响以及美国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在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中,对中国的货物贸易逆差占比48%,与20世纪60年代西欧、80年代日本类似,当前的中国成为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对象。美方认为,中美贸易失衡和美国制造业衰落的主要责任在于中方的重商主义,希望系统解决造成贸易逆差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问题。2018年6月2-3日备受市场期待的中美经贸谈判无果而终,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在北京谈判时不仅提出削减贸易赤字,还聚焦于促使中国改变有争议的贸易和产业政策,“这不仅关乎(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还关乎结构性变化。”3.一方面,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和宏伟蓝图,2012-2018年中国占全球经济规模比重从11%上升到16%,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2008年以来,美国受金融危机重创、贫富差距拉大,反全球化抬头,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实质是新冷战思维引发在位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就大力推行一体两翼、两翼张开(TPP、TTIP)的经济战略以及“战略东移”的军事战略,试图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200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位为“潜在竞争者”,随后爆发次贷危机,美国忙于应对国内经济;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以及中国日益崛起,2018年《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首次定位为“战略性竞争对手”。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不过是过去十多年美方遏制中国崛起战略的延续和升级而已。4.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形势不同于过去40年,是贸易保护主义,从根本性质、深层次原因上更类似美日贸易战。美日贸易战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直打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历时30余年,先后涉及了纺织品行业(1957-1972年)、钢铁行业(1968-1978年)、家电行业(1970-1980年)、汽车行业(1979-1987年)、通信行业(1980-1985年)和半导体行业(1987-1991年)。日本从早期的 “自愿限制出口”(如纺织、钢铁、家电)到不得不接受自愿扩大进口、取消国内关税(如汽车行业)、开放国内市场(如电信行业)、对出口美国的产品进行价格管制(如半导体产品)等条件,日本汽车厂家甚至选择直接赴美投资,以不断满足美国花样百出的诉求。但是美日贸易战并未解决双方贸易失衡的根本性问题。除了贸易战之外,美国还对日本挑起了汇率金融战和经济战等。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和强制下,美、日、德、法、英等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兑美元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升值;1990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美日结构性障碍问题协议》,要求日本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并直接强制日本修改国内经济政策和方针,之后日本政府通过举债的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公共投资。《广场协议》后,日元短期内大幅升值导致日本贸易顺差减少,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双双下行,为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本银行开始不断放松银根。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过剩资金剧增,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提供大量的流动性资金,进而推动了投机热潮的高涨,最终导致平成泡沫的破裂。在长期的美日贸易战中,美国步步紧逼,日本节节退让甚至无原则顺从,直到应对失当、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崩盘,日本从此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再也没有能力和资格挑战美国经济霸权,美日贸易战才以日本金融战败宣告结束。 四、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诉求和底牌1.史蒂夫·班农作为特朗普竞选班子的宣传总长和核心智囊,其2017年12月日本东京的演讲《中国摘走了自由市场的花朵,却让美国走向了衰败》,已经清晰地传递了特朗普政府的理念以及对中国的态度:“这次民粹主义的大规模兴起发生在一个独特的全球阶段,就是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精英们长期错误地期望中国会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而今我们看到的却是儒家重商主义模式。“因为中国出口过剩使得英国中部和美国中西部的工业地区被掏空。美国的劳动阶层和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过去几十年出现了倒退。“中国的十九大报告计划有五个方面,他们实际上是在规划未来几年控制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一是 中国制造2025,将使中国在21世纪里统治全球的制造业;第二是‘一带一路’倡议,是地缘政治的扩张主义;第三是5G网络,在科技上占主导地位;第四是金融技术,未来没人能够将中国和中国的体系从全球资本市场中赶出去;第五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要让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特朗普将如何做呢?第一,他将阻止大量的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第二,他将把产业工作重新带回美国。第三,他将要重新审视美国已经陷入十六七年的国外战场,如果我们把5.6万亿美元军事费用花在发展我们的城镇和基础设施上,我们与中国国际经济的竞争应该已经远远领先。“特朗普总统的中心目标是重振美国,其中的重要策略是对中国的货币操纵、不公平贸易加以反制。中国摘走了自由市场的花朵,那就是我们的创新。中国的要求是,如果我们的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就要交出技术和创新。特朗普总统开始展开‘301调查’,就是研究中国政府是如何强制要求以技术换市场,美国应当如何去纠正过来。”2.现任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对美中贸易问题的证词》《中国贸易壁垒清单》,展示了美方鹰派对中国贸易问题的认识、反思和诉求。罗伯特·莱特希泽,曾在里根政府时期担任美国副贸易代表,80年代的美日贸易战就是他的杰作。他对自由贸易持怀疑态度,主张对违反贸易规则的国家征收高额关税。2018年5月4日美方提出的要价清单,大部分反映了莱特希泽的建议。莱特希泽在2010年《美中经济安全审查证词:对过去十年中国在WTO中作用的评估》中指出:十年来,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大部分没有兑现,美国批准给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地位(PNTR)是错误的:(1)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与我们的WTO理念之间多么格格不入;(2)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严重误判了西方企业将其业务转向中国并以此服务美国市场的动机;(3)美国政府对中国重商主义的反应十分消极。此外,在2018年《中国贸易壁垒清单》中莱特希泽指出中国存在贸易壁垒、强制技术转让、投资限制、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政府采购不透明、内容审查、政府补贴、产能过剩、网络侵权等一系列问题。莱特希泽还认为,中国没有履行加入WTO的承诺:(1)PNTR支持者承诺的经济利益未能实现。实际上,从2000年到2009年,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增长了两倍,美国制造业也失去了几百万就业岗位。(2)中国的法制承诺很值得怀疑,美国政府仍在就中国不尊重美国的知识产权表达重大关切。(3)中国重商主义对美国经济产生了致命影响。中国的关税壁垒、投资限制、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政府补贴国企等领域对美方不公平,导致了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以及制造业工人失业。3.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政策主张和班农传递的民粹主义理念基本一致。大选期间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是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混合体。胜选后特朗普开始明确其政策框架核心细节并着手实施,比如签署税改法案、收紧移民政策、对中日欧全面发起贸易摩擦、推动基建落地等。4.《301报告》和2018年5月美方的《平衡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美方“要价清单”)清晰地反映了美方意图。《301报告》对中国提出五项指控,包括不公平的技术转让制度、歧视性许可限制、政府指使企业境外投资以获取美国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未经授权侵入美国商业计算机网络及其他可能与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的内容。但是,《301报告》存在大量的数据误导性引用、片面陈述、双重标准和混淆概念等问题。美方没有看到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在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放松股权限制、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进步。美方“要价清单”包括:中方削减2000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停止对“中国制造2025”的补贴和支持;保护知识产权;降低关税;扩大农产品进口;改进美方在中国的投资限制。其中,“中国制造2025”被三次提及。当前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较大的领域主要是机电、音像制品、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等中低端制造,但是美方开出的要价清单及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领域并不是上述中低端制造,而是未来要大力发展的高科技产业。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赤裸裸的遏制,展现了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美国利益优先思维。总之,上述两份文件清晰地反映了美方意图,即害怕中国取得先进技术赶上并威胁美国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安全”,担忧中国政府大范围、深度介入高科技创新的制度和行为,因此要打压并遏制中国高科技。5.特朗普政府四面开战,在外部提高关税,在内部大幅减税,这两大措施既提高了全球出口到美国的成本,也降低了在美国生产的成本,其目的在于吸引资本回流和“再制造化”,进而实现“让美国再强大”。 五、未来沙盘推演1、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打打停停,只会缓和不会结束。中美贸易摩擦以“升级—接触试探—再升级—再接触试探—双方妥协”的逻辑演化,边打边谈,打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要个好价钱,斗而不破。但是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发展高科技和产业升级将难以满足美方要求,贸易摩擦只会缓和不会结束。即使达成协议,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特朗普仍有可能撕毁协议。2、未来半年到1年,决定中美经贸关系走向有4个重要变量和关键节点。(1)2020年总统大选已经启动,对华强硬的贸易政策可能再度成为候选人赢取选票的策略。(2)美国经济见顶回落和美股回调的速度,若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加剧,美国经济和股市将面临下行,将制约特朗普的强硬态度。(3)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中方持续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革国企等,既符合自身需要,也释放谈判诚意。(4)美国引发其他国际争端牵制中国,美方可能借助朝鲜、伊朗、南海、中国台湾等问题牵制中国。3、长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美国已积累起贸易战(对华摩擦的五大方面)、汇率金融战(对日本)、资源战(对欧洲)的多维打击经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中美贸易摩擦,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网络、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方位综合实力较量。(1)《广场协议》签订前,日美GDP之比接近40%;2018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66%。按照6%左右的GDP增速,预计在2027年前后,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一个有近14亿人口的超大型经济体从起飞、转型到跨越,这将是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竞争对手;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不会拿核心利益做交换。(2)从全球新经济的独角兽企业来看,美国和中国企业占比超七成,展现了中国新经济的勃勃生机。据CB Insight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共有311家独角兽,其中来自美国的共151家,占48.6%;中国紧随其后,共88家,占28.3%;英国和印度分别位于第三和第四位,分别有15家和14家,占4.8%和4.5%。(3)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中国工程师人数逐步上升,理工科毕业生逐年增加,中国从人口数量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4)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总额比重持续上升,并进军高科技,中美产业互补性逐步削弱、竞争性逐步增强。(5)从世界大国兴衰的世纪性规律和领导权更迭来看,贸易摩擦是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和必将面临的挑战,难道美国会自然地把世界领导权拱手相让吗?要深刻认识到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不同于以往的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这是由于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价值观等差异所引发的世界领导权更迭之争。其未来演化的参考模式不是过去四十年中美贸易摩擦的模式,而应参考英美世界领导权更迭、美日贸易战等的历史演化模式。 六、终极猜想:从历史和国际经验看,中美大博弈最终无非四大结局。1、中国被遏制,美国维持世界霸权,如美日贸易战。这种情景只可能出现在中国应对错误的情况,比如改革开放倒退,重回闭关锁国,采取大水漫灌应对经济下行。当前中国正加快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三大攻坚战,风险在逐步释放,且中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不是日美间的附属关系,因此第一种结局不太可能出现,但也要警惕日益抬头的极左思潮。2、中美脱钩,形成两大对立阵营,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如美苏对峙。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美国难以通过冷战拖垮中国,只会两败俱伤。第一,中国经济实力相对强于苏联、产业链更完善。中国GDP已相当于美国的66%,且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链。第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优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且不断开放。第三,中国不断融入全球,打破基于比较优势的价值链分工只会降低生产效率和推升生产成本,中美的经贸关联度远高于美苏,脱钩只会导致两败俱伤。3、中美合作共治,形成以中美为核心的G2集团,如德法推动欧洲一体化。以德法为主导推动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倡导合作共治,将国家内嵌在更大的经济、政治和安全体系中,能够使得两国保持整体的均势与平衡。二战后为了避免“邻国崛起的噩梦”,欧洲各国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决定携手推进一体化进程,从贸易一体化到货币同盟,通过合作共治加强欧洲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基于规则的谈判磋商来解决欧洲经济的发展问题,使得欧洲享受了70多年的和平与繁荣,未来可能走向政治同盟。中美可参照“均势”思想,在均势体系中尽可能多地寻求中国与美国的共同利益,形成以中美为核心的全球共治,通过吸纳核心成员国扩大中美共治影响力,成员国间通过定期投票推出轮值主导国,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我们建议中美积极推动建立基于“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中美自贸区。4、中国崛起,美国衰落,如历史上大部分的霸权国家与新兴崛起大国。只要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坚定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的伟大复兴。中国应尽量避免中美关系走向第一种和第二种结局,而尽量将中美关系向中美共治、中国崛起的第三、四种结局努力。美国绝不会拱手将世界霸权的主导权主动让出与中国共治或接受中国崛起、美国衰落,因此中美大博弈仍将具有长期性和全面性。只有中国在长期的正确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在中美双方都认识到斗争只会两败俱伤的情况下,美国才可能不得不接受中美共治、中国复兴的事实。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是赤裸裸的实力竞赛,是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文明的冲突、冷战思维的意识形态对抗都是幌子,国家治理模式、意识形态、地理位置、思想文化等因素均服务于大国博弈。 七、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最好的方式是更大决心和更大力度地推动改革开放1、当前市场上流行三类观点:投降论、强硬论和开放论。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有一种悲观的“投降论”观点开始流行起来,认为只要中国服软,中美贸易摩擦即宣告结束。第二种流行观点是“强硬论”。在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之前,国内存在一些过度膨胀和过度自信的思潮。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有种思潮是引向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甚至民粹主义,认为中国已经强大起来,有实力在经济、金融、资源、舆论、地缘政治等领域对美方全面开战。中美贸易摩擦折射出中国在改革开放领域仍有很多功课要做,从这个意义上,此次中美贸易摩擦未必是坏事,中国可以转危为机,化压力为动力。坦率讲,在降低关税、放开投资限制、内部审查、打破国企垄断、更大力度地推动改革开放、建立更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等方面我们有很多的功课要去做,这是我们客观要承认的。我们认为,无论是“投降论”还是“强硬论”,都是被美方牵着走,中国应保持历史的大局观和清醒的战略定力,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上,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建设自由平等、以人为本的公民社会,我们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自然会得到世界的认同,历史和人民最终会给出最公平的答案。2、我们建议中方摆脱被动接招应对,主动提出与美方积极推动建立基于“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中美自贸区。自由贸易有利于促进国际分工、发挥中美两国各自的要素禀赋优势、实现双赢,而且自由贸易天然有利于制造业大国,这在欧元区、各自贸区以及全球化进程中均表现明显,中国是过去40年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德国是欧盟的最大受益者。从理论上也成立,中国劳动要素成本整体低于美国而且制造业产业链更完整,中美自贸区能够实现双赢,同时也是中国自身发展及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因此,建立中美自贸区将有助于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化干戈为玉帛。继中国20世纪80年代设立特区、2001年加入WTO之后,建立中美自贸区将开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助力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同时,中方应该高调宣传愿与美方共建自贸区的意愿,让美方回到谈判轨道上,美方也应该受规则制约。此外,中国还应积极联合东盟、拉丁美洲、非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欧盟、日韩积极开展双边合作和自贸区谈判,寻求WTO等国际协调机制,避免贸易摩擦升级扩大。3、贸易战的本质是改革战,最好的应对是顺势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前期金融去杠杆和中美贸易摩擦引发货币再度放水刺激的呼声和讨论,这是非常短视和误国的,如果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冲击而重回货币刺激的老路,将重演美日贸易战的失败教训。中美贸易摩擦应往改革开放的共识引导,类似1960-1990年德国产业升级的应对模式。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未来应以六大改革为突破口,提振企业和居民信心,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第一,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鼓励地方试点,调动地方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积极性。第二,坚定国企改革,不要动辄上纲上线、陷入意识形态争论,要以黑猫白猫的实用主义标准衡量。第三,大力度、大规模地放活服务业,调动民营企业家积极性。中国已经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时代,制造业升级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消费性服务业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制造业除了汽车等少数领域,大部分已经对民企外企开放,但是服务业领域仍存在严重的国企垄断和开放不足,导致效率低下,基础性成本高昂。未来应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放开国内行业管制和要素市场化、降低部分服务业非关税壁垒,更大程度地放活服务业。第四,大规模地降低微观主体的成本。推动减税、简政,降低物流、土地、能源等基础性成本。第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金融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第六,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居住导向的新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关键是货币金融稳健和人地挂钩。未来应推行新增常住人口与土地供应挂钩;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长期稳定;从开发商为主转变为政府、开发商、租赁中介公司、长租公司等多方供给;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抑制投机型需求。

邮箱:bsy#baishengyuan.cc(@替换#)
地址: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镇宝源路
TEL:0631-5921002 5921397
FAX:0631-5921431(国内) 5925036(国外)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0003980号-1